对牛弹琴歇后语(对牛弹琴的故事和歇后语)

对牛弹琴

小时候,我们常常听到“对牛弹琴”的故事和歇后语,在我们的生活中广为流传,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之一。那么,什么是对牛弹琴呢?

对牛弹琴的故事最早出自汉代董仲舒所撰的《春秋繁露》一书中,其中有一段古话:“余嘉己之谓墙有耳者,顾谓之何也?嘉己不从,至于烧其隰而死:狂者与义士,其归一也。异路虽殊,而其志一也。故义者好群,而独行其间;领袖者有群,而齐归其下。是以成功侔可谓之仁人、忠臣、圣贤也。

这段话说的是一个人独自对墙说话,意图辟谷炼己,被人误认为是政治造反,最终被处死;但这个人的行为被后人称为“对牛弹琴”,因为牛并不懂得音乐,所以对它弹琴无益处。也许这里有一个寓意,就是那些不听劝告的人,再多的劝诫和规劝也是无济于事的,就像弹琴给牛听一样。

当然,“对牛弹琴”也演化出许多寓意更为丰富的歇后语,比如“对牛弹琴——义不投机”,这句话指的是相互之间没有理解和默契而导致任务无法完成。还有一句“对牛弹琴——不以规矩”,指的是有些人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,却费力推断,做事的方式和方法不符合实际,这样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。这些歇后语生动形象、意味深长,深受人们喜爱。

整个对牛弹琴的故事也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精华部分。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故事和文化,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我们的民族优雅。

相关信息